编辑:金鑫 北京市盈科(广州)律师事务所 刑事部副主任
广州刑事辩护律师网 www.yingkejinxin.com
来源:易胜华律师
【广州刑事辩护律师网导读】二三十年前,中国的律师业刚刚恢复重建,律师们根本不需要为案源和收入发愁,也不需要去考虑营销。那个时候,法律的更新速度非常慢,律师的学习压力也很小。然时过境迁,在现在没有哪个律师可以拍胸脯保证轻易就能Get到案源,可以不保持学习而收入倍增。下面广州刑事辩护律师跟你一起探讨-----“年轻律师如何开拓案源”。
【关键词】 年轻律师 业务开拓 初级律师 广州刑事辩护
各位同学,今天聊的是年轻律师的话题。虽然这种主题的讲座我做过不少,但对今晚的交流活动,我仍然十分重视。刚才主持人也谈到了,本来确定的题目是“年轻律师如何开拓案源”,我考虑再三,觉得开拓案源只是技术层面的东西,这个话题可以拓展一下深度。我们就从根本上来分析,案源的开拓也就水到渠成了。
律师界的“老炮儿”和“菜鸟”
我做律师已经有十几年了,从故乡到异乡,从县城到京城,从小所到现在所谓的“宇宙第一超级大所”,从实习律师到高级合伙人,从单打独斗到有了自己的团队。我从来不眼红一些名气比我大、挣得比我多、职位比我高的律师同行,因为我知道,要达到这样的高度,也不是特别难。我羡慕嫉妒的对象,就是在座的各位年轻律师,我是真的真的非常羡慕你们,嫉妒你们,恨你们。
因为我拥有的一切,年轻人迟早可以得到,甚至可以得到更多。而你们拥有的,我已经永远失去了。不管我怎样的努力,我都不可能再拥有它。你们拥有的年轻,是令人羡慕、却又无能为力的珍宝。各位同学一定要好好珍惜,好好利用这一段宝贵的青春时光,不要蹉跎了岁月,辜负了青春。只要年轻,一切都来得及。你们现在可能和前辈有一些差距,但时间可以弥补一切,你们很快就可以追上来,让我们望尘莫及。
因为这样,我才这么重视今天晚上的交流。五百人的微信群,五百名年轻律师,按照二八定律,在这个群里面,应该可以出现一百位优秀的律师。未来的几年,必将有若干大律师诞生在这个群里,甚至这个群里面,很有可能潜伏着未来的中国领导人,而那个时候,我们已经老了,白发苍苍,行动迟缓,思维迟钝,流着口水坐在电视机前面,看各位风采照人,所以我要重视你们,并帮助你们更好、更快地成长。
今天的主题,是“英雄出少年”。我认为,今后几年中国的大律师必然是年轻的律师,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现在的中国,一些大律师,似乎都是五十岁以上的律师,四十多岁能够称得上大律师的,并不太多。有些年轻律师比较焦虑,是不是还要熬很多年,才能达到这样的高度呢?
现在中国五六十岁的大律师们,也就是“老炮儿”们,在他们刚刚入行的时候,有很多的优越条件。二三十年前,中国的律师业刚刚恢复重建,律师们根本不需要为案源和收入发愁,也不需要去考虑营销。那个时候,法律的更新速度非常慢,律师的学习压力也很小。不像现在,每个月都有大量新的法律法规出台,如果是一、两个月没认真学习,马上就落伍了,就要闹笑话了。
在“老炮儿律师”的那个时代,案子相对比较多。律师遇上几个有影响力的大案子,是件容易的事情。他们中大多数人不需要多么的智慧,不需要多么的努力,这些有利的条件,就可以让他们完成资本的积累、知名度的积累和人脉的积累,从而成为大律师。但是时至今日,我们可以问一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除了极少数的优秀人才,“老炮儿律师”的体力精力还能不能跟上这个时代?还能不能适应律师业务的知识更新、专业细分?
我们放眼望去,这些老一辈的律师,还有几个人活跃在新的法律服务领域?有几个大律师,能够不依赖以年轻人为主的团队,独自一人战斗在第一线?“老炮儿律师”们现在只能吃老本,不可能开辟新的疆土,其中有很多人,马上就要退出律师江湖,只能作为律师事务所或律师团队的精神领袖,无法继续成为律师业务的标杆。
这些“老炮儿律师”们腾出来的空间,和他们力所不能及的业务领域,都是年轻律师大有可为之处。我们知道著名的“一万小时定律”,从平凡到卓越,只需要全身心投入某个专业领域一万小时,就可以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如果我们从现在开始,每天十个小时,三年的时间就够了。如果算上实习期,还有之前准备司法考试的时间,以及在学校学习法律的时间,还用不了三年。从理论上来说,年轻律师完全有可能成为某个法律领域的专家。
年轻人成为大律师并不只是存在于理论上,在我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成功例子。这些成功的年轻律师,他们出道的时间非常短,却迅速崛起,脱颖而出,无论是业务收入还是知名度,都让人感觉到后生可畏。
从法律服务的新特点、新领域来看,年轻一代的律师完全有可能用几年的时间,通过自己的努力,再加上一些好运气,让自己成为大律师。这种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大律师就在各位年轻的同学中间。
年轻律师的四大通病
刚才,我们说到了年轻人的优势和美好的前途。我们再来归纳一下,年轻律师身上有哪些共性的毛病?谁能够克服这些毛病,谁才能成为“二八定律”里面的“二”,如果不能克服它,那就只能是“八”。
这些年我带过的年轻助手有不少。他们的优点很明显,缺点也很突出。我们主要还是归纳一下这些年轻人身上共同的不足之处。
1、好高骛远,不切实际
我前几天发布了《写给女助理的一封信》,引起了律师同行的热议。其中谈到,这位女助理在刚刚入行的时候,就定下每年收入两千万的目标。我半天说不出话来,甚至感到自卑。因为我可能永远实现不了这个目标,想都不敢想。在我面前说过类似大话的年轻人还有很多。也许我当年刚刚入行的时候,也同样在老师、同事面前说过类似的大话,只不过想不起来而已。
我觉得,定下这样的目标,意义不太大。可能会让人家觉得你不知天高地厚,对自己的发展没有什么帮助。有梦想,当然是好的,万一实现了呢?但是梦想不一定要说出来,可以放在心里。
我们在这里所说的好高骛远,指的不是梦想,而是行动。你的梦想可以是未来中国的总统,但还是要从普通公民做起,而不是现在就把自己当成总统来摆谱。你的目标是成为中国著名的大律师,是专业领域的标杆,是年收入千万级的律师,但你现在还是要从小案子做起,从最简单、最枯燥的法律知识开始学习。在年轻的时候,我们没有资本去嫌弃那些工作辛苦、挣钱少的事,或者觉得某些业务太低端,学不到东西,不愿意去接触。这些都不是我们有资格、有资本去嫌弃的。
资本、知识、人脉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除非是官二代、富二代、律二代,否则,成长的阶段是无法超越的。有些年轻律师在起步的时候运气不错,尝到一些甜头,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绩,难免会忘乎所以,口气很大,给自己制定一些不现实的目标,一年之内要如何如何。每当我看到这些不切实际的想法,我的内心都很自卑,感觉到自己这些年白活了、白干了。
有些年轻律师,想在一、两年的时间内,把老律师五年、十年的走过的路,一口气走完。有这样的雄心壮志当然是好的,但我的建议仍然是,在刚起步的时候,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今年你挣了五十万,不要给自己定下明年挣两百万的目标,悠着一点,慢慢来。
2、安于现状,自甘平庸
这个问题正好是和上一个是相反的。有些年轻律师,非常低调、保守,不思进取、小富即安,害怕过那种有挑战性的生活。如果是女生,还可以理解,毕竟家庭生活可能要占用很大一部分的时间精力。如果是男生的话,我觉得胆子还可以再大一些。
有些年轻律师刚刚出道的时候,首选公司法务,因为收入比较稳定。还有年轻律师选择做授薪律师,虽然收入少一点,但不需要为案源发愁。还有一些年轻律师选择在法院或看守所门口的律师事务所执业,时间一长就满足于每年二三十万的收入,觉得这样也挺好。
当然,人各有志,自己过得舒服就好,不必强求。有些年轻律师刚入行的时候,一方面羡慕那些挣了大钱的律师同行,另一方面又希望自己一开始不要太困窘。犹豫半天之后,还是选择一份有稳定收入的工作。等到自己想出来闯,发现已经形成了惯性和惰性,很难脱离相对舒适的工作环境,很难接受外界的挑战和刺激。
我刚入行的时候,认识一位外地同行,是和我一批通过首届司法考试的朋友。他司法考试分数比我要高几分,也就是高出分数线60分左右。当时,我们大多数人在律师事务所实习是没有工资的,甚至有些人实习还要向律师事务所交钱。即使有的律师事务所给实习律师开工资,那也非常少。比如杭州,当时给律师助理的月薪是八百。
我这位朋友因为司法考试成绩优异,运气也比较好,遇到了一位赏识他的老律师。他去了成都一家律师事务所给主任做助理,月薪五千。杭州的月薪是八百,他是杭州律师助理的六倍,我们非常羡慕。十几年过去了,这位朋友还在给主任当助理,虽然已经正式执业了,但还是助理的性质。他的月薪由五千涨到了两万多,但我们这同一批司法考试的考友,现在大部分人的收入是他的几倍,甚至十几倍了。
他现在也很想出来,但是由于年龄不小了,重新开始已经没有了勇气。他这几年积攒的人脉、活动的圈子非常有限。要出来的话,一切都要从头开始,恐怕需要经过一番非常激烈的思想斗争。
经常有一些年轻朋友,在微博上给我发私信问我:过了司法考试之后,去做公务员还是做律师?做律师的话是做授薪律师还是自己单干?是去大所,还是去小所?……这样的问题回答起来很简单,主要看你想过一种怎样的生活,你对自己有没有信心?你愿不愿意去尝试挖掘自己的潜力,让自己的能量最大限度地释放?
在我看来,年轻的时候不去拼一下,真是太可惜了。就像我刚才谈到的那位朋友一样,等到你幡然悔悟的时候,可能已经没有精力和体力,或者家庭的负担太重了。
3、贪多浮躁,不够专注
有些年轻人的胃口很大,学习的劲头很足。他们每到周末,甚至工作日也请假,去听各种各样的讲座。他们什么都想学,什么都要去听一下。爱学习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是人的时间、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如果把年轻时代宝贵的时间铺得太开、摊得太薄,最终很有可能一事无成。
在北京这样的城市,有很多的免费讲座。比如点睛网经常有一些讲座,邀请专业领域有成就的律师、大牌律师过来给大家免费教学。就算是在一些小城市,现在互联网上的免费资源也有很多。我注意到这些年轻律师,什么讲座都去学、都去听,不考虑自己能不能消化。刑辩的听,房地产的也听,互联网金融的也听,新三板的也听,只要有课听,只要讲课老师有一点名气就过去听。
还有一些外地的年轻律师,我看着很佩服、很崇敬,也很心疼。他们非常好学,为了到北京来参加培训,不惜下血本,搭上路费、学费还有宝贵的时间。结果怎么样了?贪多嚼不烂。花了大量的时间,什么都没学到。说实话,这些年我还没看到过一个这么好学的年轻律师,什么都学的年轻律师,在业绩上有很大的发展,取得了什么好成绩。说实话,我没有看到过。
爱学习当然是好事,但我们还是要注意合理地分配时间。虽然年轻人有大把大把的、令我们羡慕的时间可以拿来挥霍,但还是要把这些宝贵的时间用来打好基础。好比是练武术,你连马步都扎不稳,就想学少林、武当,就想学轻功,学暗器,学刀法,学棍法,什么都想学。这怎么可能呢?这显然是浪费大好的时光啊。
我也主张年轻律师在刚刚入行的时候,不要过早地走专业化路线,对各个法律领域都有所接触和了解。但这些讲座大部分都不是基础知识讲座,而是针对已经有一定业务基础的律师开展的专门培训,都是达到了一定高度的。年轻律师听这样的课程会听得云里雾里,没有什么很大的收获。我们学习的目的是“学以致用”,学习了,没有实践的机会,这种学习也是一种浪费。
所以,我的建议是,我们在年轻时期,尽可能专注于某一两个领域,专注于做某一两件事情,不要把摊子铺得太大。我们慢慢来,逐步地提高,不要贪多,不要求全。
4、斤斤计较,格局不大
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成长的过程中,万千宠爱集于一身,过于关注自己的感受,关注自身的权利。尤其是学习了法律之后,权利意识更加明显。在工作和生活中,在人际交往中,很容易就联系到法律,去和人较真,考虑公平、对等,有付出就要有回报,有约定就一定要遵守,等等。
这种观点当然是对的,但是很多时候,对的,不一定是最佳的。比如在公司里给老板打工,加班给加班费当然是天经地义。如果你向老板提出要加班费,老板肯定会给。但是,这样的员工在老板那里很难获得升职的机会。
律师之间经常会有与同行合作的机会。和同行开展合作,会涉及到利益的分配。可能在合作之初,大家商量了一个分配方案,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因为情况变化,种种因素介入,工作量、工作难度会与之前预估的有所不同。按照之前的方案来分配利润可能不太合适。这个时候,律师之间容易出现利益冲突。我做律师这些年,看到不少律师之间的利益冲突。尤其是年轻律师,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有位律师刚到我们律师事务所的时候,缺乏案源,希望我能帮助。我答应了他,也建议他同时找别的律师合作,不要一棵树上吊死。他也找了其他律师合作。有一次,他来我办公室发牢骚,说是某个老律师的人品有严重问题,说话不算数。他说的那个律师我认识,就问他怎么回事。他说那个律师让他写一份法律意见书,刚开始的时候说好了,收到了律师费平分,但最后只给了他十分之一。
这位年轻律师为此感到非常愤怒,为此也跟那个老律师闹了点不愉快。我又去找那位老律师了解情况。老律师跟我说,这个年轻律师写的法律意见书,质量太差,他没采用,自己重新写过了。由于之前有约定,他觉得还是要给点钱,所以就给了十分之一。
我把了解到的情况跟这个年轻律师讲了。同时我又说:即使这个老律师真的说话不算数,你跟他闹掰了,又有什么好处呢?你在圈子里面是新人,这位老律师的朋友肯定比你多。你不跟这位老律师合作,你还想跟其他律师合作吧?如果他在其他律师面前说起你的种种不是,会给那些不了解你的人一种什么样的印象?人家哪还敢跟你合作啊?你作为新人,需要各个方面的帮助,我建议你还是好好思考一下。这位年轻律师觉得我说得挺有道理,最后主动去找那位老律师赔礼道歉。
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简直是不可胜数。而且不仅发生在年轻律师和年轻律师,年轻律师和老律师之间,很多时候发生在老律师之间。为了一点利益,吵得不可开交,甚至拳脚相加,让人看得都心惊胆战。同事之间为了一点利益闹成这样,其他的同事肯定不敢与你合作。就算你有理,人家也怕你了。
所以,我给各位年轻朋友的建议是:我们做律师,尤其是年轻的时候,我们的格局一定要大,不要斤斤计较。因为年轻的时候我们一无所有,需要吸纳各个方面的资源,结交各个领域的朋友,获取大量的社会支持。如果我们斤斤计较、格局太小,只会把自己发展的空间挤压得很小,堵塞发展渠道。年轻的时候,只要饿不死,就无所谓吃点亏。好的口碑,远远胜过眼下一些小小的利益。
即便你现在很困难,这些利益在你看来是很大,也要尽可能地忍住,舍弃眼前的一些利益。即使不打算和这个人继续交往,你还要考虑到可能会引起外界对你的误会。为了蝇头小利,与同事同行争吵,确实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我们的目标是要挣很多很多的钱,是要成为大律师。大律师是不可能为这么一点小利益去损害自己的名誉的。
我们用了很大的篇幅来讲述年轻人身上的通病。当然,年轻人身上还会有其他的一些毛病,我们今后有机会可以再继续这个话题。大家可以对照检查一下自己,是不是也有这样的问题。我们尽可能去克服这些毛病,让自己更健康地成长,更受欢迎。
年轻律师开拓业务“四字诀”
关于开拓案源的话题,我在其他场合讲过很多,各位同学可以去搜索一下。今天我们从根本上归纳一下案源开拓的基本做法、基本原则。
京剧的基本功是“唱念做打”,中医讲究的是“望闻问切”,相声是“说学逗唱”。年轻律师在开拓案源方面,可以用哪四个字来归纳呢?我归纳了“笑吹秀串”四个字,英文简写是SBSV。下面我们从这四个字展开讨论。
1、第一个字:“笑”(Smile)
我在很多场合,都提到过“笑”对于年轻人,尤其是年轻律师的重要性。“爱笑的女生,运气不会坏”,这个是有道理的。我注意到一个很重要的规律:凡是爱笑的律师,业务都做得不错。即使是做助理,爱笑的助理,客户的评价都不会差,这些助理的收入也比一般人要高些。大家可以注意观察,是不是这么一回事。
关于“笑”的重要性,我说过很多、很多遍。这是很简单的道理,但是我们大多数年轻律师,做得并不好。所以我觉得需要一再地强调,不嫌麻烦,不怕重复。
笑,一定要笑。年轻律师面临的生活压力,可能比中老年人还要大。有些年轻律师也跟我说:易律师,你讲的这个道理我都懂,我也想笑,可是你要我笑得出来啊。我每天挤公交车、地铁,每天被老板骂,被当事人骂。还有丈母娘,天天逼着我买房买车,女朋友动不动找我吵架,说我加班多,不知道干啥去了。我是想笑,但是我笑出来估计比哭还要难看。臣妾做不到啊。
笑不出来,也得笑。笑,是传递出怎样的信息?乐观,自信,友善,礼貌。一天到晚哭丧着脸,上班跟上坟一样,谁见到你都觉得晦气。我们更愿意和阳光的人在一起工作,是因为这样可以带给我们好心情。我们工作压力也很大啊,看见一个愁眉苦脸的人在我面前,心情也会更糟糕。你愁眉苦脸,我也很难有好脸色给你看的。
当然了,实在笑不出来是可以理解的,但至少你别老是哭。我最怕别人在我面前哭,尤其是身边的助手。你说电视里、电影里,那些女主角,她们哭起来还说得过去,因为长得漂亮,长得漂亮的人哭起来也会让人怜香惜玉,但是我们长相都一般,你长得不好看,一哭就更丑了。如果你见我一次就哭一次,见我一次就哭一次,我心里都会想,你这是来拜访我的,还是来拜祭我的?是给我扫墓么?心情糟透了,我哪有心思跟你谈合作。
我们年轻人,在生活中、工作中,受了批评,受了天大的委屈,也不要愁眉苦脸,不要哭。要笑,要自己给自己找乐子。当然了,笑也是有技术含量的。如果在别人看来你的笑是冷笑、讥笑、嘲笑、奸笑,那就不太好了。所以,咱们别光傻笑,还得用语言来为我们的笑,做一个注脚,免得引起一些人的误会。
在开拓业务的过程中,笑容是我们的第一张名片。无论是与同事合作,还是向客户宣传自己,微笑是走向每个人心灵深处,并赢得信任和认可的最好方式。
很多时候,我们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如QQ、微信等。由于书面语言的单薄,可能会出现歧义,容易引起一些误会。如果在语言后缀加一个笑脸,表达和增强语言中的友善,效果可能会更好。
2、第二个字:“吹”(Brag)
我们说的这个“吹”,很难找到一个准确的英文单词表述,只好用“brag”来充当。我们谈的“吹”,不完全是吹牛的意思,主要是指:在一些场合,面对他人、公众的时候,敢说,敢于介绍自己,敢于亮出自己的肌肉、羽毛、优点。在一些场合,我们不要表现得过于沉闷,要善于活跃气氛,要去找话题。对于自己的能力,可以适度夸大,不要过于谦卑、保守。
律师这个职业,尤其是刚刚起步的年轻律师,不要太内向。律师是服务行业,要把自己推销出去,要把自己的服务介绍、推销给客户和朋友。如果过于保守,在说话方面过于谨慎,过于沉默,我们无法把自己推广、推销出去。也就是说,这个“吹”的着眼点并不是过度夸张,而是敢于表达、充满自信的意思。
我看到很多年轻律师网上的个人基本资料里,都在强调自己刚刚起步、是新律师、实习律师。这些同学很诚实、谦卑,这是一个很好的品质。但是从客户的角度,从合作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律师,给人缺乏自信的感觉。
我给各位年轻律师的朋友的建议就是,我们可以诚实、谦卑,但是我们的诚实、谦卑,没必要通过这种袒露自己缺陷、弱项的方式展示出来。这种方式,可能会让他人,尤其是自己的客户,丧失对自己的信心,也就丧失很多的发展机会。
我在对外介绍自己团队的年轻律师时,从来不说他们是我的助理,大多数时候说是我的合作伙伴。我团队有位律师,在向客户介绍自己时,说他是我的助理。事后被我狠狠批评了一顿。为什么这么没有自信?你要说你是我的助理,客户怎么相信你的工作能力?事实上,我从来也没有把团队里已经取得执业证的律师当成助理,最多也是跟客户说“我安排我的助手来处理一下这个事情”。助手和助理,虽然是一字之差,也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那么,应该怎么“吹”呢?刚才谈到,年轻律师要敢于介绍自己。这种“吹”是有技巧的。不一定是要吹自己,有时候也要吹一下自己的团队、律所,或者自己身边的朋友、同事。吹吹他们,抬高别人也等于抬高自己。“吹”,有很多方法,很多技术含量在里面。
当然了,“吹”也要有分寸、适度,不要太过,不要低估身边群众的智商、经验。有个20来岁年轻律师,经常向人吹嘘自己看了三千本书。我听说后就较真了。我算是爱看书的人,我的阅读量比一般人大。我算了算,我离阅读三千本书还有很大差距。我有点不服气,认真算了一算,看一本书需要多少时间,看三千本书需要多少时间,加减乘除一算,就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3、第三个字:“秀”(Show)
在谈到这个字的时候,我的脑海里会浮现出我的一位好朋友,也是我的同事。这个人在盈科体系内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
我的这位同事刚来到盈科的时候,也是默默无闻的。他之前是某一家企业的法务,来到盈科之后,很短的时间就打响了知名度,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业绩也获得了极大的提高。
这位律师就是我们盈科房地产部的主任,盈科全国房地产专业委员会的主任王龙兴律师。王龙兴律师在点睛网也有专门的课程,群里面有做房地产业务的律师,也许听过他讲的课。
王龙兴律师是我很好的朋友,在盈科这么大的律师事务所,全国有三四千律师,在北京就有五六百律师,加上行政团队有七八百人,能够做到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王龙兴律师是通过什么方式来得到大家的关注和认同的呢?盈科同事们都知道,他是通过自己的歌喉。一家大型律师事务所会有比较多的文体活动,比如年会、中秋晚会等。在这样的聚会中,我们的王龙兴律师经常会一展歌喉。如果他唱得好,可能给人的印象还不会太深,正是因为他唱得不是太好,而且又敢唱,表现十分夸张,引得哄堂大笑,这才引起了大家的注意,给同事们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大家通过歌声知道他的名字,然后又进一步了解到他的专业领域,一旦遇到房地产专业领域的问题,难免会立即想到他,这就给他创造了很多案源机会。
王龙兴律师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其实也知道自己唱歌水平怎么样。我们对他的评价是,集专业能力和娱乐精神于一身。正是他有这种娱乐精神,所以敢于在不同的场合展示自己的歌喉。他这种乐观、积极的精神,感染了我们很多的律师,大家觉得和他在一起合作是一件很轻松、很愉悦的事情。
可能有的年轻朋友会说,并不是每个年轻律师都在盈科这种大所工作,有机会去展示自己的才艺。其实,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已经没有以前那种很明显的律所与律所之间的界限。整个律师行业相当于一个大的律师事务所,大家在里面都是可以交流的。
我们的秀,不一定是要秀我们自己歌喉,不一定是要去表演小品。我们的秀,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秀自己的文笔,很多律师在互联网上秀自己的思想,秀自己的文笔,也让他们赢得了很多的关注和赞誉。
一个非常著名的例子,就是陈有西律师。陈有西律师之所以能从浙江走向全国,非常重要的一个时间节点,就是在李庄案当中,陈有西律师秀出了自己的文笔,写了几篇长文。这几篇文章充分展示出陈有西律师精深的专业能力,引起了李庄家属以及所在律师事务所的关注。陈有西律师虽然工作繁忙,仍坚持笔耕不辍,写了大量的文章。这正是陈有西律师成为著名大律师的重要原因。
这个“秀”和前面的“吹”是连贯的、递进的关系。我们在敢于介绍自己的同时,要把自己的特长展示出来。我们可以归纳一下,自己身上到底有哪些可以拿出来秀的东西。
业务拓展一定要结合这个时代,互联网时代。刚才我们谈到,我们的这个时代和“老炮儿律师”他们所在的那个时代是不一样的。他们那个时候可以坐在办公室里,源源不断地就有业务过来,不需要在案源开拓方面花费很多脑筋。现在的时代,律师业务狼多肉少,大家为了争抢案源,打得头破血流。我们需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把自己的特长秀出来,让公众、让同事知道你的名字,从而知道你的业务特长,知道你的人品。
现在这个时代,如果我们还是以宅男宅女的姿态来从事律师职业,要在业务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是不可能的事情。
我看见很多朋友在网络上做推广,烧钱是烧得很多的,但是这种网络推广的内容大同小异,无非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这种没创意的宣传。这种宣传能够吸引到的只是比较低端的客户,而真正的高端客户,要对你做进一步的调查和了解。你不秀,客户怎么进一步了解你呢?
我刚刚入行的时候,是在一个小城市九江。当时没有微信,qq也用得少,流行上bbs,就是网站论坛。这种bbs,现在大多衰落了,除了少数的几家,比如天涯,猫扑。我刚入行的时候,论坛是非常火的。我当时经常上一家法律网站,就像现在大家在微信群里交流。
我当时不知羞耻地在这个论坛上,发表自己的实习感悟。哪怕一天就是写几行字。或者是参与到别人讨论的一个话题里,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渐渐地,我的发言质量越来越高,渐渐地,我认识的朋友也越来越多了。我当时几乎是每到一个城市,都会有一些自己的朋友,同行,他们都会很热情地接待我,更别说是把案件介绍给我了。我从中收获巨大。
在一个群体里面,在互联网上,在这么一个时代,我们能秀什么?除了秀出自己的专业能力,秀出自己的才华,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秀出自己的真诚,秀出自己的人品,让大家了解你,能够被你的真诚所感染,人家愿意去和你进一步合作。事情交给你,他放心,他愿意结交你这个朋友。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无论是在互联网上,还是现实生活中,我的这些同事、朋友,包括以前的那些网友,我从他们那里得到了很多的帮助。我能够取得这样一些小小的成绩,我觉得绝大部分是来自于五湖四海的这些朋友,包括长辈的帮助和扶持。
在某个律师微信群里,我注意到一件有意思的事。一位年轻的女律师,每天都在坚持不懈地发红包,一天至少七八个红包。当然,年轻人也没有多少钱,红包点开都是一分钱,估计每次也就是发几毛钱。由于她每天坚持不懈在微信群里发红包,一来二去,大家就都认识她了,成了微信群里的名人,活跃分子。这也是一种独特的、有效果的“秀”的方式。
4、第四个字:“串”(Visit)
我曾经在盈科的分所讲过一堂课,叫做“年轻律师:年收入从零到一百万”。刚开始很多人认为我这个标题是耸人听闻。听完之后,他们都能得出结论:我没吹牛。
从零到一百万的年收入,“串”字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中国有很多的大型律师事务所,而且我刚才也提到了,现在这个时代,律所与律所之间的界限,跟以前相比已经模糊了很多。在大的律所里面还有很多律师团队,相当于小的律师事务所。律师之间的合作,并不局限在同一家律师事务所,也不完全是本地和外地律师合作,也不完全是不同专业领域律师的合作,也不完全是指老律师和年轻律师之间的合作。
合作无处不在。在一些大型律师事务所中,由于律师人数多,专业化程度高,合作的便利条件要更多一些。没有案源但是时间比较充裕的年轻律师,“串”字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串”可以挖掘无穷的宝藏。
理解“串”字的时候,我们必须认可一个前提,就是我们每个律师,无论是大律师还是小律师,老律师还是新律师,本身就是一个信息源,就是一个案源基地,案源集散中心,不同的无非是资源的多和少,信息量的大和小。
我们还需要明确一点。当代社会,律师的服务功能已经超出了法律业务领域。我们看到,不少律师的收入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比例,来自信息服务。例如,为客户的项目寻找资金,为客户的资金寻找项目,这一方面的服务让很多律师获得了不菲的收入。
“串”字,指的就是信息的交换和对接。如果我们有比较多的时间,尤其是刚刚出道的年轻律师,为什么要在自己的工位上,托着腮苦思冥想,把自己封闭在办公室里玩游戏呢,我们为什么不能从自己的工位上走出来,从自己的办公室走出来,去串门,去拜访?不仅仅是在自己的律师事务所,我们可以全国各地走动,去拜访。
这样一“串”,信息的交流就变得很活跃,一些资源很有可能会对接上了。资源一旦对接上,产生的经济效益是非常巨大的,能量是非常惊人的。
我们在谈到业务开拓的时候,需要转换意识。凡是能为我们创造经济效益的信息,都可以把它视为案源。不要把案源的概念理解得太狭窄。案源必须是什么诉讼业务,或者跟法律相关等等。凡是能挣钱的、合法的,都是案源,都是我们的机会。
每个律师都是一张网。如果我们把这张网,以我为中心连起来,我从A律师这里了解到,他有哪些顾问单位,他这些顾问单位有一些什么样的需求,又从B律师那里知道,他有一些什么样的亲友,这些亲友在什么单位工作,有一些什么样的资源,我们从C律师那里知道,他客户手里有一个什么项目,正好遇到了难处。我们又从D律师那里掌握了一些什么信息。这些信息的对接、汇总就在你这儿。
我曾经讲到一个观点,作为律师,每天中午都应该请客吃饭,和不同的人在一起吃饭,不要只顾着自己叫盒饭吃,或者每天都固定和那么几个人吃饭。我们算一笔账,每天中午都和不同的人在一块吃饭,就算每顿饭都是你来请客,你花得了多少钱呢?
三五个人坐在一块儿吃饭,大概一般的费用也就是两三百块钱、三四百块钱。一年两百多个工作日,花费也无非是七八万块钱。
一年两百多个饭局,这一年我们会和四五百个人在一块吃饭。当然,我们肯定不是埋头苦吃。在吃饭的过程中,肯定会有一些语言的、情感方面的交流。中国人的吃饭,可以说比其他的方式更能够交流感情,更能获得情感上的认同。在饭局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的信息,很多的豪言壮语。这两百多顿饭的价值是巨大的,创造出的经济效益,必然远远超过那一点饭钱。
通过这样的讲解,大家应该能理解“串”字的精髓。有很多我没有讲到的地方,可以举一反三去理解。对于边远、偏僻小城市的年轻律师,这个“串”字,可能需要走得更远一些,不仅是停留在律师同行这个层面,还可以走出自己所在的城市,到其他的城市去交流。
各位年轻朋友,关于年轻律师开拓业务的四字诀:“笑吹秀串”,我已经讲完了。律师开拓业务,有很多途径和方法。我们不去谈那些具体的操作层面,“笑吹秀串”四个字展开来,会有很多操作的具体办法,我相信各位同学,能够去把它们落在实处。
用一首打油诗来归纳一下这四个字,以及我对各位年轻朋友的期许。那就是:
胆大心细脸皮厚,
眼疾手快嘴巴甜。
胸怀大志稳步走,
自古英雄出少年。
这首诗还是比较押韵的。谢谢大家。
整理:广州刑事辩护律师网 www.yingkejinx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