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186-2000-0220

热门话题: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 假冒注册商标 | 走私象牙 | 贩卖毒品 | 非法经营

【非法集资】广东省2015年非法集资案件443起,涉案逾200亿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李栋通  时间:2015-12-24


编辑:金鑫 北京市盈科(广州)律师事务所 刑事部副主任

来源:广州刑事辩护律师网 www.yingkejinxin.com20151224025556893

                              图:粤警在广州街头宣传防范非法集资


2015年12月23日,广东省公安厅举办广东省防范打击非法集资宣传活动。今年以来,广东公安经侦部门先后破获P2P非法集资案件、互联网非法集资案件、以养生养老和股权交易为幌子等非法集资案件一大批。据统计,今年1-11月,全省公安机关共破获非法集资案件443起,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1516名,执行逮捕犯罪嫌疑人1026名,涉案金额200余亿元。

P2P公司是如何实施非法集资**的?

A参加各类金融博览会

某某财富案件爆发后,广州天河警方经侦部门开始对案件进行梳理,其非法集资手段在P2P圈子里非常有代表性。

有近半数受害者是在金融类博览会或展会上第一次接触P2P业务。深谙此理的某某财富在成立之初就参加各类金融博览会或展会,并经常不计成本租下四大银行展位附近的展位,以显示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并利用其制作精美的宣传册去吸引投资者。

B网络水军推波助澜

除在博览会接触到P2P外,还有一部分投资者是通过一家互联网中介平台,在互联网上接触到P2P。警方介绍,这些中介平台号称“提供公平、公正的权威信息”,但其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挣钱,平台上推荐的企业也是良莠不齐,平台的论坛里更是充斥着各类“水军”。

在该家互联网中介平台的论坛上,某某财富的网评非常好,其中不少P2P标的非常**,经常出现抢购现象。民警表示,这也是网上营销的一种手法。有些P2P平台通过打造一批有实力的投资人,如拿自己的钱成立多个百万身价以上的“投资人”,前来竞投自己公司的标的,营造一种虚假的抢购氛围。

四类P2P可能涉非法集资

1.流动性高、宣称“可以随时赎回”的P2P产品;

2.只有产品名称、收益率、期限、起投金额的产品;

3.P2P平台先从第三方受让债权,然后转让给平台投资者的产品;

4.P2P网贷基金

以下情况怀疑为非法集资

1.车站、公园、医院附近派传单的,且只派给老年人;

2.陌生人套近乎,嘘寒问暖,关心程度胜似亲人;

3.名义上组织免费旅游、参观、茶话会等活动,实际上介绍投资项目;

4.身边有亲戚、朋友、老乡等“现身说法”,吹嘘相关项目有高额回报,自己已经获利很多;

5.打着“高科技产品”、“新兴行业”、“国家支持项目”等旗号,宣传鼓动投资的。

 

整理广州刑事辩护律师网   www.yingkejinxin.com/

转载请注明:广州刑事律师   广州刑事辩护律师

 


上一篇:【重大受贿案】广州市委原书记万庆良在广西出庭受审,被控受贿1.1亿余元

下一篇:从郭广昌失联看民营企业家的九大生存风险

相关文章:

“断卡”行动:开办贩卖信用卡、电话卡易触发新型网络违法犯罪
私募基金全阶段法律责任与合规建议
亲办案例研究——经营轻质循环油背后的罪与罚
网络平台防范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内附构罪分析及无罪辩点)

添加微信×

扫描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