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186-2000-0220

热门话题: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 假冒注册商标 | 走私象牙 | 贩卖毒品 | 非法经营

聚焦|广州法院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数据统计

来源: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作者:广州市中院  时间:2016-10-21


广州刑事辩护律师网   www.yingkejinxin.com/


249408236662928852

今天上午,广州中院召开了广州法院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审判工作新闻发布会。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廖荣辉,刑事审判第二庭庭长赵俊对广州法院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的审判工作情况进行了通报。

674152711309227176

从各区法院受理案件情况看,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收案数排名前列的分别为天河、海珠、越秀 这三个中心城区法院。

 

664108302479970166

813794861869841132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特点有哪些?

■  诈骗类型多样化

■  行骗对象不特定、范围广

■  作案次数多、涉案金额大

■  犯罪组织化、专业化、产业化

■  犯罪主体年轻化、低龄化

■  作案手段隐蔽,跨区域作案现象突出

■  抗侦查能力强,赃款追缴难度大

■  跨国、跨地区犯罪比较突出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的形式层出不穷,常见的多达30余种,诈骗领域涉及金融、电信、社保、物流等各行各业。许多犯罪分子还会根据社会热点、潮流、政策等信息,针对不同职业和年龄段的人员,精心编造虚假信息设计骗局,令人防不胜防。

 

791413777708883332电信网络诈骗的常见形式

 

 

七大常见套路

如何套住你?

 

套路一以恋爱交友为名诈骗

此类案件最为常见,犯罪分子先在线上使用虚假身份在婚恋交友网站注册虚假信息,以恋爱交友名义取得被害人信任,继而在线下通过编造各种理由骗取被害人财物或引诱被害人进行高额消费。

此类案件共66件

占结案总数的27.96%

【典型案例】
花都法院审理的王艳红诈骗一案,王艳红以网络交友的名义,通过QQ、微信等方式物色被害人,后将被害人带到指定的餐厅进行高额消费骗取提成,先后诈骗被害人高达20多人。


套路二网上购物诈骗

犯罪分子在网上发布低价销售iPhone手机、电脑、相机、电动车等虚假信息,骗取被害人的订金或货款。

此类案件共47件

占结案总数的19.92%

【典型案例】
增城法院审理的王瑞河等3人诈骗一案,被告人王瑞河等3人经商量策划,采取在互联网上发布低价销售摩托艇、苹果牌手机、轮胎等虚假事实,并以支付货款、“注册费”、“保存费”、“担保费”等方式,先后骗取多名被害人的货款7万余元。


套路三“猜猜我是谁”等冒充熟人诈骗

犯罪分子用电话联系事主,以“猜猜我是谁”等语言骗取事主信息,冒充外地的朋友或亲戚、领导,在骗取事主信任后,谎称自己正在出差办事,并以出车祸、嫖娼或赌博被抓、家人住院、急需借钱等理由,要求事主通过银行汇款救急而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

此类案件共24件

占结案总数的10.17%

【典型案例】
广州中院审理的杨兴生诈骗一案,杨兴生及其同伙在2012年至2013年间,用打电话“猜猜我是谁”的方式,冒充被害人的亲友以赌博被公安机关抓获等各种理由谎称急需用钱,骗取60多名被害人向其提供的账号汇款,共骗取150多万元。经审理,判处其有期徒刑十年六个月,并处罚金20万元,对其违法所得予以追缴,不足部分责令退赔。


套路四发送虚假信息引诱汇款诈骗

犯罪分子利用网络、信息群发等方式,大量发布融资贷款、招聘、租房、推荐股票、考试保过、招嫖等虚假诈骗短信或信息,引诱事主按照其预先设置好的程序进行转账汇款、交费等操作,骗取钱财。

此类案件共23件

占结案总数的9.75%

【典型案例】
番禺法院审理的邓珍珠等60多人诈骗案,邓珍珠及其同案共60多人组成的犯罪团伙发布考试保过等虚假信息,通过收取“保过费”、“保密费”、“改分费”、“退款手续费”等各种名义骗取全国各地150多名被害人38万多元。


套路五冒充银行、电信、移动客服诈骗
犯罪分子利用任意改号显号软件、VOIP网络电话技术、伪基站等设备,冒充银行、电信、移动客服号码广泛发送信用卡消费、网银升级、电子密保过期、积分兑换、办理优惠套餐等虚假诈骗信息,诱骗被害人按其方法操作或收取费用,达到诈骗目的。

此类案件共14件

占结案总数的5.93%

【典型案例】
花都法院审理的王宝界等诈骗一案,被告人王宝界使用车载伪基站设备,假冒工商银行95588客服号码发送密保过期需登录网站升级的诈骗信息,诱骗被害人登录诈骗网站套取密码,至抓获时,已发送上述诈骗信息数量200多万条。


套路六冒充专家推销假药诈骗

此类案件主要发生在增城和天河二区,均为团伙犯罪,诈骗团伙具有严密的层级组织和周密复杂的分工配合机制,以极低价大量购进“三无”伪劣保健产品,在非法获取被害人信息后,通过网络虚假宣传、冒充客服回访、假扮专家教授诈骗推销的形式层层设骗,高价出售假冒伪劣药品,骗取被害人钱财。

此类案件共8件

占结案总数的3.39%

【典型案例】
增城法院审理的李涛等39人诈骗案,该诈骗团伙通过上述方式,高价出售“三无”伪劣保健产品,骗取全国各地被害人巨额财产达上千万元。截止案发,已收到238名被害人报案,被诈骗人民币共计300多万元。
套路七其他类型

此外,还有少量盗取QQ号网聊诈骗、ATM机虚假告示诈骗、冒充公检法机关诈骗、退税类诈骗、木马网站诈骗等类型电信网络诈骗案件。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是一种新型的诈骗犯罪案件,严重危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人民群众的财产的安全。我市法院高度重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的审理工作,严格落实最高法院以及中央、省、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各次联席会议的精神要求,始终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审判作为刑事审判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法院应对电信网络诈骗
采取了哪些措施?

动图

■  高度重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审判工作,成立专门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审判合议庭。

 

■  用好用足法律,认真做好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审理工作。

 

加大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惩治力度。对电信网络诈骗数额难以查证的,只要发送诈骗信息5000条以上或拨打诈骗电话500人次以上,或者诈骗手段恶劣、危害严重的,依法认定为诈骗罪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以诈骗罪(未遂)进行定罪处罚;对发送诈骗信息5万条以上或拨打诈骗电话5000人次以上的,或者诈骗手段特别恶劣、危害特别严重的,认定为诈骗罪规定的“其他特别严重情节”进行处罚。

 

严格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团伙的首要分子、骨干、累犯、惯犯、职业犯等加大刑罚惩处力度,依法从严从重惩处。对于犯罪情节较轻,归案后认罪态度好、主动协助追赃、积极协助抓捕的偶犯、从犯注意教育感化,依法从宽处理。审结的案件中,被告人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11人,三年至十年有期徒刑的75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331人。

 

加大财产刑适用力度。依法加大罚金、没收、追缴违法所得、收缴犯罪工具等财产刑的适用力度,剥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子“重操旧业”的物质条件。

追缴的赃款赃物不够弥补被害人损失的,责令被告人退赔!

 

■  加强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帮助犯、牵连犯、竞合犯等关联犯罪的打击。

 

① 注重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帮助犯进行打击,对明知是进行电信网络诈骗,仍为犯罪提供银行卡、账号、手机改号软件、伪基站设备,或帮助犯罪分子取款的,以诈骗罪的共犯(帮助犯)进行定罪处罚。以诈骗为目实施上述行为,手段行为牵连其他犯罪的构成犯罪的,按照处理牵连犯原则——从一重罪处罚原则定罪处罚。

 

对于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提供或买卖信用卡给电信网络诈骗分子用于取款的,虽然明知没有对方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故意,以《刑法》第177条之一妨害信用卡管理罪或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定罪处罚。

 

对于使用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的、出售、购买、为他人提供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的、没有证据证实确实实施了诈骗取款环节的电信网络诈骗分子非法持有他人数量较大的信用卡(五张以上三年以下,50张以上十年以下),也以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处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的便利,犯上述罪行的,从重处罚。

 

对使用“伪基站”设备非法占用移动通信频率,干扰公用电信网络信号,发送非法或虚假信息,情节严重的,以刑法第288条规定的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进行定罪处罚。非法使用“伪基站”设备干扰公用电信网络信号,同时构成虚假广告罪、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的,依照处理竞合犯原则,从重处罚或以法定原则处罚。

 

 对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入、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以刑法第287条之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处罚(三年以下)。

 

⑥ 对于设立用于实施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的,为实施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发布信息,情节严重的自然人单位,以刑法第287条之一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三年以下)处罚。

 

■  注重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的上游犯罪,从源头上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进行打击。

 

我市法院十分重视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对违法国家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自然人或单位;即泄露、贩卖公民个人信息构成犯罪的,以刑法第253条之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进行定罪(3、3-7)处罚,从源头上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进行打击。

 

刑法修正案(九)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犯罪主体扩大到了一般主体,不仅仅局限于国家机关或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任何泄露个人信息的单位和个人,都可能受到法律追究。刑法修正案(九)实施以来,我市法院共审理了6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案件,对一些犯罪分子依法判处监禁刑,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

 

■  加强协调配合,建立多部门联动、跨区域协作机制,形成打击合力。

■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

■  密切关注我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办理动向,做好审理准备工作。


整理:广州刑事辩护律师网   www.yingkejinxin.com/

转载请注明:广州刑事律师  广州刑事辩护律师




上一篇:热点|“沉香王国”非法集资4.5亿元

下一篇:【热点】都是套路!广州“微鼠宝”非法集资7.7亿元被端

相关文章:

“断卡”行动:开办贩卖信用卡、电话卡易触发新型网络违法犯罪
私募基金全阶段法律责任与合规建议
亲办案例研究——经营轻质循环油背后的罪与罚
网络平台防范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内附构罪分析及无罪辩点)

添加微信×

扫描添加微信